维纳斯的诞生
名称:维纳斯的诞生 (The Birth of Venus)
年份:1482年-1486年
类型:蛋彩画(绘于油画布上)
规格:172.5 cm × 278.5 cm
作者:桑德罗·波提切利 (Sandro Botticelli)
馆藏:乌菲兹美术馆,佛罗伦萨,意大利
《维纳斯的诞生》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桑德罗·波提切利最著名的作品之一,据传是为美第奇的一个远房兄弟绘制的,画中情节和形象塑造是依据美第奇宫廷御用诗人波利齐阿诺的长诗。此画表现女神维纳斯从爱琴海中浮水而出,风神、花神迎送于左右的情景,构图比较单纯,全画以维纳斯女神为中心。诗中描述维纳斯从爱琴海中诞生,风神把她吹送到幽静冷落的岸边,而春神芙罗娜用繁星织成的锦衣在岸边迎接她,身后是无垠的碧海蓝天,维纳斯忧郁惆怅地立在象征她诞生之源的贝壳上,体态显得娇弱无力。这个形象告诉观赏者,维纳斯对于生活的未来不是充满乐观的信心,而是感到惆怅和迷惑,这也是波提切利矛盾世界观的反映。
此画中的维纳斯的造型受到古希腊雕刻的影响,从体态和手势都有模仿卡庇托利维纳斯的痕迹,但缺少古典雕像的健美与娴雅,而强调了秀美与清纯,也兼具含蓄之美。同时,这张维纳斯的脸,也是所有艺术创作中最美的脸,她的脸一如乐谱线条般生动,和古代雕像中那种扁,圆,呆板的脸完全不同,据说可能是以波提切利的情人西莫内塔•韦斯奇的脸为模仿对象画成的。波提切利着力于描绘体态修长,以轻盈身姿站在贝壳上的维纳斯,身体线条明晰到几乎可以作为浮雕,而这么苗条优美的维纳斯,在体态丰盈的花神对比下,更显娇弱。左侧猛力吹着风的西风之神,这在原来的神话中并不存在,波提切利再度运用想象力,创造出这一男一女搭配的西风之神;右下角的时序女神穿着一件精巧的白袍,腰间缠着花。在波提切利的许多作品中,都出现这样的衣着,这些灵感也许是来自希腊或是哥特式的艺术创作。在仪态万方的女神身上,我们看到了充满灵性的美感,宁静得让天与地融合为一,使它从原本仅是一幅题材充满异教美的作品,变得深深打动人心。
《维纳斯诞生》还有另一层涵义。当时在佛罗伦萨流行一种新柏拉图主义的哲学思潮,认为美是不可能逐步完善或从非美中产生,美只能是自我完成,它是无可比拟的,实际上说的就是:美是不生不灭的永恒。画家用维纳斯的形象来解释这种美学观念,因为维纳斯一生下来就是十全十美的少女,既无童年也不会衰老,永葆美丽青春。
在早期的文艺复兴,大约由这幅画开始,作画题材由圣经故事改为希腊(罗马)神话,即由宗教变成异教题材。人物比例不对,颈较长,下半身较大,肩膀也是窄小下塌,正是为了使她的身体线条更加优美而忽视了应有的正常形态,画家重视感觉多于比例。画中有少少光暗。人物穿上了有柔软、轻薄感觉的衣物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