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帖最后由 痞子帝国 于 2013-6-11 08:33 编辑
雅典学院
名称:雅典学院 又名雅典学派 (La scuola di Atene)
年份:1509年
类型:壁画
作者:拉斐尔·圣齐奥 (Raffaello Sanzio)
馆藏:梵蒂冈博物馆,罗马,意大利
这是教宗命拉斐尔画的画。在透视点的二人分别为柏拉图及亚里士多德。人群后、左、右两边墙壁上的是阿波罗及雅典娜二神的雕像。众人包括哲学、诗歌、音乐、神学等学者,都是教王喜欢的范筹。更加以哲学的殿堂来代表教宗家。
在这件作品中,让每个哲学家都显现“个人灵魂”的企图,用以区别个体之间不同的关系,并将他们连接在形式上的韵律中,处理人与背景相互关系接近列奥纳多·达·芬奇的做法;但整体构图中出现古典样式大厅-超高圆顶、酒桶穹窿(Barrel Vault)、巨大的人像-乃是受到布拉曼特(Bramante)的影响,预言它未来是放置在圣彼得大教堂中的模样。乃透视学的高峰,承袭前人的精华而成。拉斐尔将西方文明不同时期的人集中在同个空间,古希腊、古罗马和作者所在时代意大利哲学家、艺术家、科学家荟萃一堂,表现自身笃信人类智慧和谐,并赞美西方文明的智慧结晶。
拉斐尔比达芬奇、米开朗基罗都晚出生,却比米开朗基罗早死四十多年,只比达芬奇晚死一年,是相当短命的艺术家。如果要用几个字来形容拉斐尔,那就是和谐、圆融、愉快、优美、温和。不仅画风如此,待人也是如此。他跟达芬奇、米开朗基罗一样,身处爱艺术文化的教皇朱力阿斯二世的威严之下,但是拉斐尔却跟朱力阿斯二世处的很好,随后的利奥十世,也最喜欢他,是个人见人爱的年轻人。25岁那年,朱力阿斯二世邀请拉斐尔为梵谛冈宫的签字大厅画壁画。拉斐尔与教皇、学者们交换意见许久以后,决定依据诗人德拉·欣雅杜尔的诗来配画,以歌颂神学、哲学、诗歌、法学为内容:神学的“圣礼的辩论”、哲学的“雅典学院”、诗歌的“帕拿巴斯山”、法学的“三德”(真理<女人看镜子>、权力<脚伏狮子,手拿代表法律的树枝>、节制<手拿绳索看天使>)。
“雅典学院”这幅画中,拉斐尔把不同时期的人全都集中在一个空间,古希腊罗马和当代意大利五十多位哲学家艺术家科学家荟萃一堂,表现自己笃信人类智慧的和谐、并对人类智慧的赞美。这么多哲学家集中于一画面,拉斐尔很聪慧的把不同人物,按其个别的思想特点,以最易让人理解和感觉的方法绘画出来。
《雅典学院》整个背景和构图,如同舞台空间一样,观众面对这幅画就如同亲临剧场一般,采透视法以二度空间呈现三度空间的纵深。拉斐尔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变成剧中人物,(他把柏拉图绘成达芬奇的脸,表达对达芬奇的敬重)以他二人为中心,激动人心的辩论场面向两翼和前景展开。仿佛正在“表演”一出古希腊思想史,唯心和唯物之争。
雅典学院
季蒂昂的芝诺:在伊壁鸠鲁左侧的老者。见1
伊壁鸠鲁:头戴叶冠者,主张“人的幸福是追求心灵中永远的快乐”。见2。
德谟克里特斯:毕达哥拉斯左边的老者是德谟克里特斯。见4。
阿维罗伊:毕达哥拉斯后方头缠白巾伸头向左看的老者。见5。
数学家毕达哥拉斯:前方蹲著看书的秃顶老人在厚书上写字者,亦是《毕达哥拉斯定理》发明者。见6。
亚历山大大帝:双手交叉于胸前的青年,希腊马其顿王。见7。
安提西尼:在色诺芬左边的是苏格拉底的门徒安提西尼,犬儒学派的创始人。见8。
希帕提娅:阿维洛伊旁白衣长发是知名古希腊女性数学家希帕提娅,参照了Francesco Maria della Rovere或者是作者的夫人玛格丽塔所绘。见9。
色诺芬:苏格拉底身旁着衣水蓝袍的是军事与文史学家色诺芬。见10。
巴门尼德:打开书本看着毕氏的是持存在论的思想家巴门尼德。见11。
哲人苏格拉底:穿绿袍转身向左扳手指与人争辩者。见12。
赫拉克利特:最前方中央偏左握笔倚桌思考者,是持流变论的代表人物赫拉克里特,但拉斐尔用米开兰基罗的脸来绘制。见13。
哲人柏拉图:挟著《蒂迈欧篇》,以手指指天。拉斐尔以达芬奇(达芬奇)为原型绘制的此人物。见14。
哲人亚里士多德:手拿《尼各马可伦理学》,另一手伸前,有人认为他是以米开朗基罗为原型绘制。见15。
第欧根尼:斜躺在阶梯上半裸著的老人,是古希腊犬儒学派学者。见16。
阿基米德:右下躬著身子,手执圆规量著一个几何图形。见18。
琐罗亚斯德:手持天文仪者。见19。
天文学家托勒密:手持地球仪者。见20。
乌尔宾诺公爵:右下角拉斐尔身旁白衣少年是当时教皇的侄子、有名的艺术爱好者乌尔宾诺公爵。见21。
拉斐尔:右下角黑衣戴帽男子为此壁画作者本人(拉斐尔),象征艺术乃登入智者的殿堂。见R(Raphael/Raffaello)。
|